8月24日,韩国总统李在明飞抵华盛顿,正式开启他上任后的首次访美之行。然而配资门户服务网站,与历任韩国总统访美时受到的礼遇相比,此次场面显得颇为冷清。美方迎接的仅是国务院副礼宾长和一名韩裔美军上校,而非以往惯例的部长级官员,甚至没有象征性的高规格礼宾仪式。相比之下,2008年小布什曾亲自到机场迎接时任韩国总统李明博,如今的落差引发韩国媒体议论,不少评论直言这是美方释放的“最低规格接待”信号。
简短的欢迎仪式上,美军上校仅象征性地赠送了一枚纪念币。韩媒普遍解读,美方此举透露出对李在明此行的态度保留,或许意味着后续韩美首脑会谈难以轻松推进。
李在明表态:美方对驻韩美军灵活性提要求,但“很难同意”
在赴美途中,李在明在专机上与随行记者团座谈时明确表示,此次会谈议题将涵盖安保、国防预算与关税问题。他坦言,美国方面确实提出了与驻韩美军灵活性相关的要求,但这类要求“韩国很难同意”。
李在明解释称,韩美双方对驻韩美军的未来战略定位有不同看法。美方强调部队灵活运用,韩方则更注重其在半岛安全上的稳定性。因此,他强调,双方需要通过协商调整,但韩国不会轻易接受可能损害自身安全利益的安排。
李在明还表示,在当下国际环境愈发趋向“各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”的背景下,韩国必须付出比过去更多的努力来维护国家利益,他本人也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,避免在谈判桌上陷入被动。
打破惯例先访日,再赴美
值得注意的是,李在明上任后的首次外访并未延续韩国总统先访美国的外交惯例,而是选择先行访问日本。23日,他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长达113分钟的会谈,并在会后罕见地发表联合新闻公报,这是韩日领导人17年来首次共同发布会谈成果。
在与石破茂的会谈中,双方就加强战略沟通、推动氢能与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合作达成共识,还探讨了应对少子老龄化、防灾和地方振兴等共同议题。双方的会谈时长远超原定安排,被外界解读为两国急于协调立场,以应对美国在经贸和安保方面的强硬要求。
李在明此前因在野时多次批评日本,甚至称前任尹锡悦政府对日政策是“屈辱外交”。但自上任后,他对日立场明显转变,强调要“面向未来”,甚至在接受日媒采访时承认,2015年的日韩“慰安妇协议”既然是国家间的承诺,“就不应推翻”。他解释称,在野时需要“斗争”,执政后则要展现“包容”。
此次李在明的美日连访,被普遍认为是其外交战略的试探性布局。一方面,他希望通过改善与日本的关系,增加在与美国谈判时的底气;另一方面,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压力和防务开支要求,他必须在国内舆论与现实利益间找到平衡点。
7月30日,特朗普已宣布对韩国输美商品征收25%的关税,8月又追加了一轮,理由是韩国“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”。而在防务问题上,美方长期要求韩国增加对驻韩美军的费用分担,提升其“战略灵活性”,这一点与韩国政府坚持的半岛安全需求存在明显分歧。
韩国舆论担忧,此次访美可能会让韩国在关税与防务上面临更大压力。一方面,如果李在明无法在关税谈判中争取豁免或降低税率,韩国出口产业将遭受沉重打击;另一方面,美方若强行推进驻韩美军战略调整,可能引发韩国国内的安全与政治争议。
李在明此次首次访美,既是一次考验,也是一次冒险。从美方冷淡的接待规格,到特朗普政府在经贸和防务上的步步紧逼,可以看出韩美关系的“盟友光环”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稳固。
李在明试图通过先访日本来寻求外交缓冲,但能否真正提升谈判筹码配资门户服务网站,还需看其与特朗普的会谈能否取得实质成果。在贸易与防务双重压力下,韩国如何维护自身利益,又如何在中美日大国关系间保持平衡,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核心挑战。
诚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